何栗在太学读书时,有一天跟同学黄某去求一个叫孙黯的看相先生算命。孙黯敞开衣服很随便地坐着,待认真看过何栗的相,推算了一阵之后,忽然整顿好衣服很严肃地作揖说:“这是个极贵的命,不光是大魁天下,而且将位极人臣!”何、黄二人相视一笑,何说:“您莫不是作弄我吧?”孙黯不高兴地说:“我孙某老都老了,生计也不愁,现在倒要讨好一个秀才,能得多少好处?您的命确实在贵格里头,我能瞎说吗?”何见状赶忙缓和气氛,问道:“那么,我什么时候当状元呢?”“乙未年。”“哪一年拜相?”“不出一纪(12年)。不过,有一桩很是奇怪,即您拜相后,要死于异国。平常奉命出使远方绝域的不过只是侍从官,哪有宰相进入他国的?这就搞不明自了。”
当初,何栗自老家仙井监(今四川仁寿)进京之时,路经桐柏(今河南桐柏县),曾于当地庙中乞梦。当夜,梦见有人禀告说:“霍侍郎来见何状元。”他就出去相见。霍说:“将来殿试策问题是道教方面的。”他醒来之后将信将疑。
等到了京城,他又求梦于二相公庙,又梦见有人告诉他跟霍侍郎说的同样的话。醒来之后就有些相信了,于是以自己所了解的道教知识,尝试着写了数百字的对策文字,还给黄某看过。黄以为不太好。
何栗入京后不久,给邓洵武(当时的副宰相)当了家庭教师。一天,在书馆中又梦见了一个人报告霍侍郎来了。迎进入坐之后,霍说:“您昨天拟作的对策文章很荒谬,皇上所解释的《道德经》,再过两天就要分赐给各位宰辅大臣,您一定能首先见到,应该熟读才是。”
到时候,果然邓洵武得到一本,何栗赶快抄录一份,一天到晚进行钻研诵读。政和五年乙未(1115年)科殿试,策问题还真是道教方面的。何栗全部按徽皇所注的《道德经》上的理论对答,于是夺得第一名。
此后,在入仕的第十二年,即靖康元年(1126年),他被拜为次相,随侍徽、钦二帝被金兵押到北方,后绝食而死。整个经历都应验了孙黯的预测,而他梦中的霍侍郎,就是头四榜(崇宁二年癸未,1103)的状元霍端友。(故事情节来自《夷坚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