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上,群友说老师你考虑过出家没有?说实话,考虑过。可是问题在于,哪里是家?又往哪里出家呢?佛门是家?还是寺庙是家?出了家门就是出了家么?家又在哪里?佛教的出家是指着跳出三界外,摆脱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获得出离心,不是摆脱现在的生活。也就是说,家是内心,欲望是心的枷锁,出家是摆脱心的枷锁,获得大自在,以慈悲,仁爱,悲悯之心去抚济众生。
学佛是学习佛的精神,参悟佛的道理,学习佛的行为。如同儒家所讲的‘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’。这里的平天下,不是让你去打天下,也不是让你去剿灭不同意见的人,更不是让你去统一政权,而是让你兼济天下,以博爱仁爱去护佑天下苍生。让他们获得好的成长,教育和生活环境和条件。在生活当中共同成长,共同进步。
佛教是宗教现象,并不代表佛禅的思想,虽然佛教寺院当中不乏高僧大德,但是他们都不属于真正佛心佛旨的执行者。他们的学识和修为,只能说明他们的佛学学的好,对佛经解释的较为清晰。但是他们却又落于尘俗之相,不能获大自在,更无从谈起抚济天下。这也是为什么地狱门中僧道多的原因,因为他们没有身体力行的在生活当中去修行。甚至于说,逃避尘世的修行,都是伪修行。
研究佛学,参悟佛禅,都是为了帮助本心的清明,帮助自己摆脱灵魂的泥垢,洗净心灵的尘埃。虽然佛偈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但是心在尘埃中,洗脱何其难!如果不能跳出佛教看佛经,那么必然着相于文字障,无法看清楚学佛的本质。学习佛经是为了更好的参悟佛禅思想,了解佛禅的精神追求。而佛禅的本意也是为了启迪更多人的心智,开悟人的思维,使人的精神道德达到自我圆满的境界。
佛教是一种文化,宗教文化,佛经是一种文化的寄托,其中良莠不齐,难辨真假。学佛要学习佛禅精神,往内心去追求真善美,而不是烧香磕头,见庙就拜。庙里没有真佛,佛在内心,佛在生活,在你身边。父母是佛,兄弟姐妹是佛,同学同事是佛,路遇偶然也是佛,众生是佛,万物万象皆是佛。佛无处不在,因我们而生,因我们而存在。
信仰佛教的人不见得懂得参禅悟道,而参禅悟道之人也不见得非得信仰佛教。天下众生,皆有佛性,皆有佛心,只要有慈悲心处处留意,何处不是修行!佛曰‘活在当下’其意自明。我们把自己的角色做好了,把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经营好了,就是修行。
那些烧香磕头的,都不是信仰佛教之人,只是些伪教徒。原因是烧香磕头都是心有欲求,不是求得今生心安,就是求得来生理得。为保佑而求得保佑,如同心外求佛,惶恐迷离,不见真佛。所谓着相,迷相,难得真如。佛即是空,空即是佛,非空非有
即空即有?